
略伦特佩戴黄色镜片眼镜,眼科专家称未有证据表明蓝光对眼睛有害
近日,公众人物略伦特在公开场合佩戴黄色镜片眼镜的形象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猜测这是为了过滤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以保护眼睛,然而多位眼科专家指出,目前尚未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日常环境中的蓝光会对人眼造成实质性伤害,这一现象再次将蓝光与眼健康的话题推至风口浪尖
蓝光是一种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可见光,自然存在于日光中,同时大量存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照明中,过去数年里,关于蓝光危害的言论甚嚣尘上,声称其会导致视网膜损伤,扰乱睡眠节律,加速视疲劳,这些说法催生了庞大的防蓝光产品市场,从眼镜到屏幕贴膜,种类繁多
然而眼科医学界对此持审慎态度,美国眼科学会等权威机构多次发表声明,明确指出目前没有可靠研究证明数字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损害人眼结构,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蓝光强度远低于安全阈值,所谓的危害在科学上缺乏直接证据支持
那么为何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后会出现眼干涩疲劳等不适症状呢,专家解释这主要与用眼习惯有关,持续注视屏幕时会减少眨眼频率,导致泪液蒸发过快,引发干眼症,同时长时间聚焦固定距离也会使眼部肌肉持续紧张,而非蓝光直接造成器质性损伤
对于略伦特佩戴的黄色镜片眼镜,专家表示这类产品通过过滤部分蓝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视觉对比度,使人感觉视物更舒适,但这种改善效果因人而异,且与蓝光防护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若过度过滤蓝光可能影响色觉准确性,对需要精准辨色的职业反而造成不便
专家建议,与其依赖防蓝光产品,不如采取经过验证有效的护眼措施,遵循二零二零零一原则,即每使用电子设备二十分钟,向二十英尺约六米外远眺二十秒,保持屏幕与眼睛的适当距离,确保环境光照适宜,定期进行户外活动,这些做法远比佩戴特殊眼镜更能保护视力健康
略伦特的选择或许反映了个人的舒适偏好,但消费者在选购相关产品时应基于科学认知,理性判断,避免被商业宣传误导,眼睛的保护终究要建立在医学证据和良好用眼习惯的基础上,而非对未经验证风险的过度防护
未来,随着研究深入,关于蓝光的认知可能会进一步更新,但目前而言,科学共识很明确,日常接触的蓝光并非眼睛的敌人,正确用眼习惯才是守护视力的关键